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玩家“gzdamon”分享的《战地1》系列支援兵实用玩法技巧心得,感兴趣的玩家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支援兵的主武器是什么?当然是机枪!不管什么轻、重机枪,基本都归属于通用型机枪或班用机枪,而在世界上大多数陆军的战斗准则和条令条例里,班用机枪就是提供给 班排级火力压制和输出还要封锁的重要武器,在大征服地图你或许不容易理解,但在地铁这种小地图和规模的作战中,你很容易就能体会这层含
那么战地里的支援兵又是什么含义?在上面的意思上还要多两层含义,就是 1、提供弹药补给、这点突击兵最有感受,作为生命力续航最弱但又最出生入死的突击兵,拥有全职业最多杀伤性武器的突击兵。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战斗小队,支援兵的补给能力可以让这个小队的战场攻击力持续!生存能力那是医疗兵的事
2, 提供班排级的火力压制和封锁效果,简单说玩过抢滩登陆吗?这点尤为重要,但也是区分资深支援兵和菜鸟的一点,很多人都说,支援压制不行,远不如狙击近不如突击,那很简单你找错位置了,在现实中,机枪手和狙击手都是需要极强的点位判断能力的,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不管是单人游动还是团体进退!机枪手 往往处于两个层面的战术运用,阵地攻防、推进时(可反向理解撤退时,的点位移动
以地图为例,在森林那关,机枪手,除非特殊情况必须进屋和贴面遭遇战,时刻应该寻找可以形成火力扇面的点位进行封锁或者压制。有一点我要说明蹲逼和卡点是两回事,蹲逼是看运气、卡点是对面必然会来这是本质的不同,一个是怕死看运气一个是经验意识丰富。
除开武器的抱怨,很多人对于机枪的抱怨在于 交火距离和区域的不解,一个机枪最佳的交火区域在战地里应该是50-150米,根据战地的地图设计远于150米,狙击手和dmr就会来教你做人,低于50米,射速和喷子也会教你做人。所以说,一个资深支援兵,对于点位和地图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枪械讨论其实不掌握这点都很苍白,你点位好,架上机枪枪法不是太烂总会杀到人吧
dice考虑的也很清晰,作为支援兵,给以了迫击炮等一系列的班排级火力压制武器,这也导致了支援兵在大神手里历来都是各种花样杀的代表兵种对于支援兵来说,用机枪杀人,不谈其他支援武器,我认为不理解点位 都是空谈,好比西奈沙漠你跑山上去卡点和沙漠卡点那么狙击手立马教你做人对于大多数萌新和中级机枪手都应该是跟随大部队,及时进行弹药补给和提供团队火力封锁压制能力的,同时不要冒进在攻击线的突出部,而且在队伍的中前部进行扇形火力输出,因为狙击手和突击兵都是窄输出范围,在后面一点你可以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和不被近战和距离点射的机会
对于枪械,其实我觉得不是重点,大神用什么枪能说明你用这把枪也是大神吗?这既是战地的魅力,也是个人技术的体现,大神的走位和点位意识才是关键,大神能熟悉各个地图不同局面的点位,你知道吗?
只能说,这代很多人不适应一战的机枪,其实也很简单,在轻武器发展史上,恰恰是机枪发展相对缓慢,而手枪是发展最快也是最先进入瓶颈的,你看看和1911同时代的枪有多少还是制式?虽然1911也逐渐退出制式但还是可以用的。因为体积和火力的问题,狙击枪和机枪只是在一些材料和局部设计进行改动,远不如突击步枪的发展速度,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对于我们习惯了现代战争和二战的玩家来说,一战的武器多少还有很多不适应,这是那个年代的特点 也说明dice的设计细腻,很多原来的老玩家不喜欢战地1 其实和这种鸡苗还要落后的武器有关,恰恰楼主最不喜欢战地4,除开画面和手感(完全就是半成品,对比爹3)战地4大量的无人武器进行战斗,虽然符合科技发展,但这样玩我还不如去开泰坦肉搏
很多时候,支援兵和狙击手有一定相似的玩法,就是移动-卡点-移动 如此反复,这个恰恰需要对战局的理解和经验,很多人说自己架枪就被点死,那说明你的选位有问题,狙击手的攻击视野是最集中但也是最窄的,你那么容易就被捕捉到说明你的选位太显眼,玩过狙击手就知道狙击手的盲区其实很多,在非广阔地带 狙击手并不如其他兵种那么好使,至于贴脸近战?我只能说,作为手拿大弹匣的支援兵来说,因为作为男人一般的喷射着200发的子弹压倒对手,哪怕被干,起码气势上不能输,那玩什么机枪啊